经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想我抱怨:“隔壁家的同龄宝宝都会朗诵诗歌了,我家的宝宝还是一天只会喊爸爸妈妈......”
无论家长怎么教,宝宝就是不开口!
当然每个宝宝的语言发展是不一样的,这和宝宝的性格以及生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难道真的是老人说的:贵人语迟?
是我们不了解宝宝语言发育规律?是我们不会教宝宝?还是我们错过了宝宝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
一、宝宝的语言发展标准
宝宝的语言发展是有一个标准的!各个年龄段发展到一个什么状态是一个基本的标准!
0~4个月 宝宝开始学着发音
0~4个月是孩子开始学着简单发音的一个时期,但是这个是时期宝宝的发音是朦朦胧胧的,只是可以发音,比如一些:哦、喔、啊!
4~12个月 宝宝开始说单字
4到12月期间,你会发现宝宝慢慢开始会发更多的音了,但有很多是无意识的,比如一些简单的:哒哒哒、呐呐呐、叭叭叭、喃喃喃!可以有些单音单字的发音了!
12~18个月 宝宝语言和词汇的积累期
一岁到一岁半的时候,就进入了孩子的第一批语言和词汇的积累期,主要是以家庭人物和小动物的名称为主!而且是有针对性的,那这个期间,宝宝每一个月只能增长一到三个词汇!所以家长不要着急,也切忌不能比较,只要宝宝在每个月能增长一到三个词汇就是正常的!
18~24个月 宝宝语言和词汇的积累期
这个时期是宝宝语言发展重中之重的爆发期,也叫语言的关键期,宝宝在这个时期词汇的增长会很快,每一周大概会增长十到二十个词汇,这个时候宝宝可以说很多东西了、可以简单的叙述了!比如:哥哥来、姐姐吃、妹妹玩!
30~42个月 宝宝语言和词汇的积累期
这个期间孩子们已经能讲一些简单的复合句了,比如说:妈妈来坐、宝宝要吃!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大人”,一夜之间可以讲很多话了!
36~72个月 宝宝语言和词汇的积累期
3岁到6岁期间,孩子已经能很好的语言沟通,和周围的人可以有因果关系的对话了!比如:我妈妈下班了,我要给她吃苹果!或者是:姐姐来我家玩,我给她玩玩具!
但不管处在哪个年龄段,爸爸妈妈如果希望孩子语言发展好,就要做一个“话痨”父母!
要多跟宝宝语言交流,多说多聊,宝宝需要不停的听,才能积累词汇、才能模仿发音!
二、孩子什么时候不开口要引起重视
生活中导致宝宝不说话的原因有很多,那么孩子到几岁还不说话,家长该引起注意?并且要带宝宝做些什么检查呢?
如果孩子到2岁都还没有主动的、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那爸爸妈妈就要带孩子做相关的检查了!
检查包括两个方面!
1.、口腔结构检查—舌系带
什么是舌系带?
舌系带是舌和口底之间的一薄条状组织,是孩子张开口,翘起舌头时,在舌和口底之间一条薄条状组织。
正常的舌系带可以使舌头活动自如,舌尖能自如的伸出口外超过一厘米或向上舔到上齿龈!舌头伸出时舌尖呈V字型!
有少数孩子的舌系带发育不正常,可出现舌系带过短的现象,临床表现为张口时舌尖不能上翘,不能添到上齿龈,或伸过上唇。而且舌前伸时,舌尖因被舌筋牵拉而出现凹陷!舌尖呈W型。年龄稍大后则影响正常发音!
2.、听力检查
听力是直接影响孩子语言发育的,俗话说“十聋九哑”,孩子听不到声音,或者听力较弱,他无法听清楚,就很难正确识别发音,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听力筛查
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
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无创的检查!
按照国际惯例
25分贝以内是正常听力
25至40分贝是轻度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和轻度的听力障碍是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的!
孩子还不开口说话,是不是语言启蒙不到位?
排除了以上原因后,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孩子迟迟不开口,其实是生活环境造成的。说到这里,有的妈妈可能会觉得委屈:我一直都有给孩子做语言启蒙,就是不管用啊!
别着急,来看看下面这些情况你家有没有。语言启蒙可不只是对孩子“说、说、说”那么简单,如果踩了这些坑,做过的语言启蒙可能等于无用功哦!
1、你经常替孩子说话吗?
大家都知道,儿童的语言启蒙需要家长不断的语言输入和交流,多和孩子说话,才能引导孩子开口。但说再多也要给孩子开口机会,而不是我们都替孩子说了。
一位妈妈问:“孩子都识数了(潜台词是,智力发育挺好的),为什么就是不开口说话呢?”
听到这个问题时我就很好奇,如果孩子不会说话,就不会报数,那妈妈是怎么知道孩子认识数字的呢?
后来这个妈妈给我录了一段视频,把我看傻了。视频中孩子在一页一页翻台历,用小手指上面的数字,妈妈在旁边不停地和孩子“对话”。怎么说的呢?
孩子用手指“2”,妈妈说:“对,这是2。”孩子翻一页,用手指“3”,妈妈用赞扬的声音说,“对,这就是3,没错!”、“那个是4,对的!”……这是孩子识数吗?这明明是孩子在当考官,妈妈在识数啊!
如果要引导孩子认识数字,并且说出来,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指着数字3,放慢语速、拖长发音,对宝宝重复说:“三!三!这是三!”
如果宝宝复述有困难,可以拆分音节“ssss~aaaaannn~saaaannnn”,慢慢吐字,说的时候让孩子看着我们的嘴唇,跟着学。
教了很多次后,可以问宝宝:“这是几?这是什么?这怎么说?”来引导孩子开口。以上是表达的部分。
考察孩子能认识数字的形状、记住数字的发音是理解的部分,应该怎么做呢?“我说三,宝宝给我指来吧,是哪个?”孩子正确指出后,再接着用前面说的方法引导。
如果孩子只要动动手指,我们就都替他说了,那他还需要开口吗?他干吗要学说话呢?
就像视频里的小男孩,在指着“2”的时候,他盯着妈妈的方向,嘴巴已经跟着学口型了,却始终没有发声。因为妈妈已经抢先说了啊,说得很好,之后也完全没有留白和引导他开口,他自然就不说了,直接跳到下一个数字,继续“考”妈妈。
2、你家里经常开电视吗?
这位妈妈发来的视频还有个现象,就是背景里一直有电视在播放,哪怕明明当时没有在看。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小,还不懂得看电视,开一会儿没关系;有些人就习惯家里开着电视当背景音,不管有没有人看;还有人以为,电视的说话声音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
其实恰恰相反,电视的背景噪音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增加了孩子学习语言的难度。美国医学会小儿科期刊(JAMA Pediatrics)就曾经发布过一项研究,经常看电视的孩子,有可能发生言语发育迟缓。
这是因为当电视开着的时候,家长和孩子说话会减少,孩子又是和真人学习发音的(录像不管用),开电视大大减少了孩子的学习机会。
3、你经常让孩子有挫败感吗?
孩子发音不清、不准确的时候,长时间重复纠正他,甚至批评他,经常给出负面评价,会让孩子特别有挫败感,不愿意说话。也有家长不知不觉给孩子贴上标签——
“你怎么总学不会啊?”
“怎么这么笨啊?”
“别人家孩子1岁就会了,你还不会”
或者是当着孩子的面和其他人客套——
“我家孩子还不会说话呢,特别慢啊,你家孩子怎么这么聪明……”
这些都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影响他的自信心建立。
正确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鼓励:“没关系,慢慢来,妈妈相信你能够做到更好。”当孩子跟着你说出了词语,即使不那么准确,也可以先给孩子肯定,“呀,你自己能说出来了,真好!我们再一起重复一遍……”,而不是一直在说“不对、不对”。
4、你一直给孩子吃软乎乎的东西吗?
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做软乎乎的饭食。果果的姥姥就是如此,每次都给孩子吃稀饭,菜也炖得烂乎乎的,生怕孩子咬不动、不消化。殊不知,这才是害了孩子!
如果我们一直给孩子吃过于细、软的食物,孩子不需要用力咀嚼就吞咽,面部和口腔肌肉就得不到锻炼,说话就会口齿不清。
要孩子长大,就必须顺应人的生长发育规律,到了什么阶段就吃什么样的食物,而不是一直把孩子当小婴儿一样宠着。
平时可以让孩子用吸管喝水、喝奶,或者玩类似用吸管吹泡泡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口腔肌肉。孩子说话时,吐字会更加清晰、容易。
5、你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吗?
有些孩子说话晚,是因为被照顾得太周到了。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说话,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家长就立刻办到了。
孩子不需要说“我渴了”,就有人送上水壶,孩子不需要说“我吃饭”,就有人递上饭碗,孩子想要某个玩具,指一指立刻就有人拿到手里……心电感应这么好用,谁要学说话啊?
试着把孩子常用的东西放在他够不到的地方吧,例如很喜欢的绘本或者玩具。下次他指着要你帮忙拿过来的时候,你可以说:“你想要那本书?你要对妈妈说‘我要’(或者‘我要书’),你告诉我,就会帮你拿过来了。”
每一次孩子要求帮忙的时候,都可以教他一遍。孩子可能会不肯开口,也可能会排斥,但一定要坚持,不断输入一定会有结果。
语言启蒙不仅仅是和孩子说话,更是有场景的对话。
例如给孩子穿衣服时,无论他是否能听懂,都一边穿一边说:“先伸左手,再伸右手,我们要系扣子啦!”大孩子走路的时候,可以说:“我们一起迈步啦,左、右、左、右。”
比起和孩子面对面,一字一句枯燥地教,生活场景更能“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加强小家伙地记忆,让她不知不觉跟着你吐字,这就是所谓“语言输入”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了。
成长的快乐在于,未来的每一天都是更好的一天,小家伙会不断蹦出新的词,不断学会更多句子,让我们对明天期待不已!
花时间说:
其实,因为语言逻辑和发音差别,中文是“易说不易写”的语言,而拉丁语系如英语,是“易写不易说”的语言。最近在美国细细观察,路遇爸爸妈妈带着宝宝上街,相比国内,小朋友说话普遍晚一点。
在纽约拉瓜迪亚机场,我遇到一个小男孩,三岁多了还一个字不会说。很难说当家长的心里就不着急。因为你随便搜搜国外的亲子论坛,就会发现,咨询各种问题的家长特别多,和国内、和咱们都是一样一样的。
如果一定要说更值得称道的地方,可能就是一些国外的家长,即使内心也惶惶不安,也迷茫着急,但对孩子总能拿出耐心和恒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