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别人家的宝宝什么都会说了,自己家的宝宝什么还不会说,自己都感觉自己家的宝宝落后了,其实宝宝说话晚一方面是生理上的,除了生理上的缺陷之外,宝宝说话迟,更多还是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从1岁半开始到3岁,是语言能力大跃进的时候,可以开始模仿大人说话,说话的频次和数量与以往相比,都要多得多。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宝宝语言发展的时期,那么宝宝有可能会比同龄人更晚地开口讲话了。
大人为宝宝承包了一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宝宝不用说话,都能够得到自己所需。时间久了,宝宝一旦形成依赖,就会疏于表达,而是等待万能的爸妈出现。
取笑宝宝的发音或者强行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让宝宝对自己的表达产生了压力,挫败了宝宝的自尊心,这样也会使得宝宝会害怕表达,从而磕磕巴巴。而有时宝宝说不好,还被父母责备的话,那么将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语言环境较为混乱。有些家庭,生活的城市与户籍所在的城市不同,三代使用的语言不相一致,而宝宝在模仿和学习说话的过程中,由于语言环境的混乱,并不能很好地、本分地学好一种语言,从而导致语迟。
生活中缺乏语言学习榜样,大人比较沉默寡言。宝宝的日常语言学习,需要交流和模仿的对象,如果大人本身比较不爱讲话与交流,那么也会影响到宝宝的语言学习的进程。
大人说话速度偏快,语句偏长、偏复杂,使得宝宝难以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