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到了一周岁左右就开始咿咿呀呀的练习说话了,有的宝宝已经学会了喊爸爸妈妈,但是具体的事情,想说的话还无法用语言来清楚的表达。一般宝宝到了一岁半左右,就会使用动词了,还可以把动词和名词联系起来,简单的三四个字的短句子就会说了,比如“妈妈走”、“爸爸坐”等。小吃货音音最先学会的多字组合是“妈妈,我吃”,宝宝掌握词汇量的多少跟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爸妈的引导分不开,音音因为有哥哥姐姐经常跟她抢吃的、玩的,所以早早地对东西的所有权意识就表现的很强烈,当然还有语言的表达能力。
十七八个月的宝宝虽然在语言上还不能完全的表述清楚,但是这不妨碍爸妈理解他的意思。如果宝宝现在还不能说出几个词语或者简短的句子,家长应该先考虑宝宝所处的语言环境是否混乱,而不是去怀疑宝宝智力发育不正常。比如家里爸妈说普通话,爷爷奶奶说方言,这样的环境就会让宝宝学习语言比较慢,又或者家里只有宝妈一人带孩子,无暇去教导宝宝怎样说话,这样也会影响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般情况下,宝宝即使不能清楚的表达,至少能够明白大人说的话,这个阶段的宝宝在他的大脑意识中已经知道大多数东西的名称,比如爸妈可以让宝宝帮你拿什么东西,如果他能有效的完成,那么家长就不用杞人忧天了。
爸爸妈妈在语言上要给宝宝做正确的引导,不要一直对宝宝说叠字,比如“抱抱、饭饭、肉肉、蛋蛋”之类,尽量少用,因为孩子不可能一直都说叠字,始终都会过度到说整句子的阶段。到那时,还得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纠正孩子语句上的错误,要从开始的少用,到宝宝会简单运用短句子以后的不用。慢慢你就会发现用标准语句教出来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和语句的层次感比用叠字教出来的宝宝强很多。
一切你和宝宝共同感知的事物,都可以耐心的给宝宝讲解,看到的东西就告诉宝宝这个东西的名称,从宝宝对外界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的引导,比如看到花草树木,听到猫狗叫声,都可以引导宝宝开口说话、模仿,这样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认知,对语言的沟通和社交能力也有帮助。
家长除了要给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之外,还要跟宝宝多交流沟通,可以给宝宝说儿歌、讲故事,带宝宝一起看各种图片,注意发音要标准正确,给宝宝做一个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