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 询 预 约 在线评估

如何调节宝宝的情绪与压力

2016-07-01  东方启音  浏览:12830

 宝宝0~1岁时期,大部分的情绪表现来自生理需求;1岁以后,孩子开始重视除了吃、睡以外的事物,甚至玩乐比吃饱喝足来得更为重要。为了达到快乐的情绪满足,宝宝开始追求与人互动,并渐渐摸索情绪规则。

  渴望与身边的人进行互动,是促使幼儿开始学习语言能力的一大契机,他们尝试以支支吾吾的语言与照顾者产生互动。大约1~2岁左右,孩子进入语言发展的前语言时期,此阶段宝宝仍在摸索学习语言的技巧,尚无法将自己的感受清楚表达,在一来一往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成人误解等状况,导致孩子酝酿出负面情绪,例如:孩子肚子饿,但父母却无法从牙牙学语中听懂宝宝需求,小朋友只好哇哇大哭。王宏哲执行长提到:不少家长觉得1岁半、2岁左右孩子脾气很差,稍有不如意就生气、哭闹,可能是由於此阶段语言尚未发展成熟,无论是理解父母指令或表达需求的技巧,皆在努力步入轨道。

宝宝的情绪与压力

  影响年幼孩子情绪状态的另一个原因,即为他们对环境中的要求增多,当需求增多,无法满足的项目也因应而生。情绪是最原始的语言之一,因此,不少幼儿会发生想以情绪表现制约教养者的现象。尤其2岁以上的孩子,对於成人语言已能理解到9成以上,再加上身体各方面快速发展,此阶段幼儿肢体动作成熟、探险欲旺盛,在能力大幅度进步的情况下,孩子会尝试想进行新鲜、刺激的活动与行为。然而,父母对于会跑会跳的2岁儿童,仍充满担心,为了让孩子不暴露于危险中,成人给予的限制及规范越来越多,当孩子接收到这些禁止令,可能无法理解父母的担心症结点为何,成人眼中、口中的危险行为,对孩子而言皆太过抽象,往往要等到出包、受伤后,小朋友才能建立出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连结,因此,在尚未实际了解父母限制背后的原因之前,孩子容易发展出「为什么不可以」的负面情绪。基于对世界规则的好奇,2岁幼儿心底经常冒出反抗的「why not?」声浪,对他们来说,理解物品为何会掉落、碰撞的声音来自何处、何种表现能吸引成人注意,是再诱人不过的谜团,在东方启音言语服务中心,若此时家长表现出过度的惊讶或在意,反而让孩子达到用情绪获取成人注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