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位熟识的宝妈在微信上问我:
女儿9月份就要上幼儿园了,问她一些简单的问题,只会摇头点头,说不出个所以然。
可小区里和她一般大的另一个男孩,说话吐字都很清晰,与大人沟通几乎完全没问题。
面对这种语言能力上的显著差距,宝妈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快速提高的办法。
其实,想要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难,但前提是我们得先了解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
掌握了规律,才能抓住宝宝的语言发展关键期,抓住了关键期,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1、宝宝语言能力的差距是什么时候拉开的?
关于宝宝开口说话的问题,民间流传着”贵人语迟“这样的说法。
但事实上,宝宝开口说话应该是越早越好。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爱德沃斯多年研究发现:
宝宝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会经历一个语言的爆发期。
在这半年时间,说话多的孩子掌握的词汇量会从200直接翻番到400以上。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词汇量大的孩子,和词汇量小的孩子,出现了剧烈的分化。
倘若孩子开口说话太晚,一则可能错过语言爆发期,二则更容易被其他宝宝拉开差距。
这便是宝宝开口说话越早越好的科学论证。
2、多和宝宝说话,管用吗?
想要宝宝说话早,就需要父母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早期语言“环境”。
很多父母可能会问,那主动与宝宝多说话,管用吗?
在揭晓答案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在纪录片《北鼻的世界》中,研究者为一个宝宝21个月大的家庭配置了一个新型的词汇追踪装置,能够记录妈妈和宝宝一天中全部对话出现的词汇。
头一天,妈妈说了1.3万个单词,宝宝说了2500个单词。随后,研究者要求妈妈尽可能利用所有的机会,和宝宝多交流。
通过聊天、讲故事、讲绘本、带出去玩,这位妈妈将自己一天说出的词汇量增加到了1.37万,相比头一天出词汇量增加了5%。
实验监测结果显示:随着妈妈说出词汇量的增加,宝宝的词汇量也从2500增加到了2800,并且达到了13%词汇增长量。
更重要的是,这位妈妈和宝宝的“对话”,从头一天的738句,增加到了1022句,增加了38%!
可见,想要提升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你不需要是一个儿童发展专家,甚至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
只是和宝宝多说话,多说话,多说话,你就能在早期,为孩子的语言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怎么和宝宝说话更有效?
当然,多说话并不意味真的随便说说就行。
想要宝宝对大人说的话“感兴趣”,还需要一些技巧。
而这种技巧的核心特征便是:提高音调、拖长发音、节奏清晰。
儿童心理学上把这种特殊的说话方式,叫“宝宝语”,或者“父母语”。
为什么”宝宝语“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
剑桥大学的研究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通过先进的婴儿大脑扫描仪,来研究宝宝听到不同的语言方式时,大脑有什么反应。
参加实验的小宝宝会看到屏幕里一位阿姨在用两种说话方式对着他们说话,一种是“宝宝语”的方式,另一种是普通成人的说话方式。
当研究者用“父母语”说话时,宝宝听得很认真。
而当研究者以正常语调说话时,宝宝很快失去了兴趣,开始埋头找吃的,或者回头找妈妈。
而实验设备检测到,在听到”宝宝语“时,宝宝的脑电波是以一种“大节奏模式”在实时变化的。而当成年人用普通正常的方式说话时,宝宝的脑电波则几乎没有大节奏变动。
可见,“宝宝语”的说法方式,更能引起婴儿大脑的反应,并且能够轻松地被宝宝的大脑接收,从而吸引宝宝关注语言的“内容”。
所以,想要通过主动与宝宝多说话来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宝宝的大脑而言,最适合的语言是“宝宝语”。
生活中,很多新手爸爸,似乎拉不下脸,觉得用夸张的表情与浮夸的语调,对着宝宝说话有失男性尊严。
但这些尴尬与别扭与听到宝宝第一次喊出”爸爸”时的开心与兴奋相比,真算不上什么。
新手爸妈,让我们燥起来,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调,投入到家庭育儿这个大舞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