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 询 预 约 在线评估

孩子说话晚,当真是“贵人语迟”吗?

2017-08-30  东方启音  浏览:9271

  “贵人语迟”——指人不善言谈。又称“贵人不出语”。常听人用“贵人语迟”来安慰那些孩子说话晚的爸爸妈妈们,认为说话晚的孩子受逻辑思维的影响较少,使他能更好地发展感觉,更能感知这个世界。但是,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根据的。从来没有哪个实验显示孩子说话晚,他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就会比较好。

孩子说话晚,当真是“贵人语迟”吗?

  说话早晚是天生的,模仿发音是后天刺激的。

  孩子说话的早晚和他的基因有关,也就是说,孩子如果说话晚,家族中一定也有人是说话晚的,这是遗传上的关系。

  那么,要多晚才算晚呢?

  一般来说,一岁半要能叫妈妈,若两岁半还不开口,需要抱去给医生看,但家族中有人晚说话的,不在此限。

  现在医疗发达,孩子生下来都一定会做检查,以确定一切正常,其中,听力的检查是一定有的。若孩子听得见,一般来说就一定会说话。

  因为孩子一出生,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就会使孩子不停地模仿所见到的外界行为,所谓的牙牙学语,就是孩子在试着发他母语的音。

  婴儿的运动皮质区和感觉皮质区,是大脑中最早包完髓鞘的两个区域。

  髓鞘是个绝缘体,使电流在神经纤维上转动时速度变快。髓鞘完成后,神经传达的速度,会没有完成的快100倍。

  所以出生后6个月左右的婴儿,因为运动皮质区发展完成,会开始嘴里咿呜出声;8个月左右,会开始发出可分辨的音。

  大人跟孩子说话时的回馈,会校正孩子的发音。

  因此,虽然孩子还听不懂,没关系,请爸爸妈妈尽量多跟孩子说话,他的大脑时刻都在忙着模仿发音。

  促进孩子语言发展最好、最经济的方法

  中文是个有声调的语言,声调一开始在右脑处理,因为大脑把它当作物理音看待。

  但是1岁之后,会自动转到左脑来处理,因为12个月的语音经验让他明白,声调原来是母语的一部分。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包括聋人比的手语都在左脑处理,不是如坊间说的在右边。

  语言会在左边脑处理,原因是语言有序列性。

  “牙刷”和“刷牙”不同,“蜂蜜”也和“蜜蜂”不同,这序列性正好是左脑的强项,所以语言在左脑处理。

  外界认为,误以为语言迟缓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感觉比较敏感的说话,可能来自某次核磁力共振实验中,发现盲人的视觉皮质,被他的听觉和触觉挪去运用。

  但是不说话却听得见的孩子,他的听觉皮质并没有闲着没事做,也是一直在分析环境中的声音,只是控制他舌头、嘴巴运动的器官,比较晚成熟而已。

  不论孩子会不会说话,爸爸妈妈都应该尽量跟孩子说话,这会帮助他语言的发展。

  研究发现,爸爸每天回家吃晚饭的家庭,孩子词汇较丰富,因为有更多机会在餐桌上听到爸爸讲一些平常在家中听不到的词汇。

  教育水平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词汇量也较丰富,在四年级时,会显示出较强的语文能力,因为他接触的刺激多。

  因此,不论孩子说话的早晚,跟孩子说话、读书给孩子听,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最好、最有效的方法,请尽量陪孩子读书。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人类大脑中掌管语言学习的区域叫“布罗卡”区。

  4-12岁,是这个区域的灵敏期,此时被存储的语言会被大脑认为是“母语”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很快掌握并灵活运用。

  12岁之后,绝大部分人的“布罗卡”区会关闭,此时再学语言,大脑会将这些语言存储在记忆区,运用时就不再那么自如灵活了。

  这时当你再产生思维想表达的时候,不是直接从母语区反射出来,而是要绕一圈,绕到记忆区,然后在记忆区提取,然后再说出来。

  因此,教育学家把4-12岁成为语言关键期,这一时期习得的语言将成为母语,未来可以灵活运用。

  儿童的语言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语言准备期,又称语言的预备阶段(1—3岁)。二是语言完备期,又称复合句的过渡阶段(3—6岁)。

  语言并非与生俱来,孩子的每一个语言发展阶段与其发声器官、神经系统、生活经验与表达动机都有密切关系。

  孩子从出生到掌握语言,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而9个月到24个月(2岁)是理解语言的关键期,2岁到4岁是表达语言的发育关键期。此时学习语言效果最佳,而且获得的语言习惯最容易长期保持下去。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爸爸妈妈可以尽量和孩子多说话,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