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早期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所以自然而然是希望孩子可以快点说话了,可是事实上,在孩子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很多父母会因为孩子和宝宝说话过程中的误区,而影响到宝宝的成长。那么在孩子刚开始学说话的过程中,父母应该避开什么误区呢?
很多爸爸妈妈都有喜欢比较心理,希望自家宝宝比别人家孩子做什么都要早一点、好一点。掐着各种时间点,婷婷会说话了,自家宝宝也不能落后。明明会踢球啦,自家宝宝也要会踢。弄得整天焦虑这焦虑那,其实父母适当的放宽心,尊重自己家孩子成长的步子是最稳妥和健康的养育方式,孩子的语言发育也是一样的道理。
昨晚领着4岁的小宝参加大学同学举办的party。期间我让他向众人问好,他扭扭捏捏的一声不吭,一众好友想逗他一下,他却紧盯地板发呆,同龄小伙伴主动和他玩耍,他一溜烟的跑到我身后紧抓我的衣服。
随着生活的水平的提高,晚婚晚育也越来越严重,导致现在儿童自闭率越来越高,如果家长发现的太晚,就会错过最佳的服务时期,一般患儿一岁之前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一岁以后症状会逐渐显现,有些宝宝2~3岁时才出现异常。下面一起来看下宝宝自闭症的几个特征表现。
说到做感统训练,现在依然有一部分家长不知感统为何物,也依然有一部分家长只是听说过,所以就想当然地认为——“那是给有病的孩子做的!”,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即使已经发现孩子存在感觉统合不足的情况(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胆小爱哭粘人,笨手笨脚等),却也想当然地认为——“长大就会好,不必做感统训练!”
“感统失调”这个词,相信妈妈们并不陌生。很大一部分剖宫产的妈妈,尤其担心孩子会不会“感统失调”。一旦孩子出现学习能力差、平衡感和运动不协调,甚至是孩子有比较多的暴力行为时,妈妈们就很容易把孩子往“感统失调”这方面去想。
一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性格有些内向和孤僻,不大爱和人说话,对环境适应有些慢,和别的小朋友交流少。一些家长就怀疑,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闭症了,这该如何是好,还有救么?也有一些家长觉得这是轻微自闭症,通过服务就能变好,这是真的么?
往往有爸爸妈妈咨询:我的宝宝很聪明,说什么都知道,运动也很好,就是说话晚,到现在三岁了也只会喊下爸爸妈妈,其他的都不会说,有时还会急得乱扔东西乱发脾气,到底该怎么办呢?
经常听到爸妈这样抱怨说:“宝宝舌下那根筋已经剪掉了,怎么还不会说话啊?真是把我们急死了!”我们发现训练的语言功能发育迟缓宝宝中间,约有30%割过舌系带,但仍然不会说话或者说话迟。很多爸妈都把宝宝不说话或者说话迟的原因,归咎于舌系带太短,是否真是如此呢?
一般来说,宝贝流口水属于阶段性现象,有一定的规律性。宝贝在新生儿时期唾液腺不发达,生后第1周,其唾液分泌量一昼夜约为50-80ml,是成人的1/20-1/25。婴儿唾液分泌量约4个月时才增加到每昼夜200-240ml,到5个月后,才显著地增加。